民主與去中心化有本質的差異

民主與去中心化
民主與去中心化

區塊鏈「去中心化」的思想是許多人信仰的價值,但其實區塊鏈不等於去中心化,更準確的說明是:區塊鏈支援去中心化的應用方式,不代表區塊鏈需要使用

此外,市場對於去中心化的認知,也還處於相對模糊的界定狀況,最容易讓人誤解的思維——「去中心化」與「民主」之間的差異。

在我們看來,民主表達的是在一個共識成立之前的公開討論環境,但最終仍會形成一個(通常只有一個)共識,少數族群的權益大多會因為計票方式而被忽視,即便以保障少數的方法(特別席位),仍無法涵蓋個別特例的思想,換句話說:「民主」是一個多數決的中心化決策過程

但去中心化不同,每個個體的獨立價值;亦即個體的言論、方法、思想都能夠付諸實現,這才更貼近去中心化的本意

決策方式

舉例來說:鏈上品牌對於形象發展常見有三種決策方式:

第一種是直接由團隊決定(這是相對獨裁的方式)。

第二種是與社區做充分討論,最終可能藉由投票等方式來決定(這就是偏向民主的方法)。

最後一種則是將品牌形象的使用權交給所有持有者,讓大家自行利用發揮使用想像(這就是去中心化的方式)。

民主與去中心化的平衡

當然,現實層面也需要考量,完全的去中心化有明顯執行困難,尤其是分散開發能量,因此在民主與去中心化找出平衡是一門藝術。

Karma Ksana 認為合理的做法是:僅讓民主在需要共識的階段發生,除此之外由去中心化的思維接管與發動,使項目思想百花齊放、多元發展,直到某個方向已經具備足夠的共識與能量,才再次進入民主的範疇,如此反覆以完善整體。

此外,也必須提醒大家,當前流行的許多項目其實是採用中心化的管理方式,尤其是賦能上的應用,不得不讓人思考的一個關鍵問題是:如果某種賦能來自於固定單位,那麼當此單位不願意繼續提供資源時,這個賦能還能存在嗎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