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 Web2.0 到 Web3.0 的轉變

關於 Web2.0 到 Web3.0 的轉變
關於 Web2.0 到 Web3.0 的轉變

(白話文:不要再拿傳產思維來褻瀆區塊鏈領域了!)

在看「賦能」這個概念時,有個大前提:

有賦能的項目始終比沒有更好,但亂賦能的項目不具有長期持有價值,因為錯誤賦能本身就反映項目方不懂區塊鏈的缺點!

一個不懂區塊鏈思維的項目方,是不可能長期在市場生存的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項目在發售前炒的風風火火,發售完不到一個月就死氣沈沈。(多數明星項目)

如何判斷正確賦能?

這裡提供一種簡單分辨賦能正確性的方式,賦能是否有「多此一舉」的感覺,白話文來說就是,這個賦能行為是不是脫褲子放屁?

舉例來說明:(不正確的賦能) 某項目A承諾購買其發售的 NFT 時,購買人能夠取得同等的購物禮金。(我們沒有說是誰喔!) 這種方式明顯就是多此一舉,對購買人來說概念是「花錢儲值然後送 NFT」,此行為完全沒有區塊鏈存在的必要性。 簡單點來想,如果公司不透過 NFT 發行,是否能做到完全一樣的事情(而且成本更低)?如果是,那透過 NFT 來實現這個方法,無疑是浪費資源!

更多不正確賦能的案例: 特權只存在於第一手購買 NFT 的人,而沒有考慮到後續價值(那二級市場是白癡嗎?)(這只是中心化的延伸模式) 銷毀 NFT 換實際產品(我為什麼不用買的?給我 NFT 要幹嘛?)

Web2到Web3

接著看看哪些是好的案例:(正確賦能)

會員卡 NFT 化較傳統方式的優點

某項目透過發行的 NFT 來判斷成員是否有進入討論區資格,並且會隨時檢核 NFT 是否仍繼續存在錢包當中,一旦經過因轉移而失去,該成員也會被踢出討論區。

這個賦能是將會員卡轉成 NFT,看起來好像是傳統思維,但實際上完全不同,因為在會員卡 NFT 化的當下產生了傳統方式無法做到的幾個重點:

無法偽造

透過區塊鏈技術所生成會員卡無法偽造。

方便移轉

會員卡能夠轉移,並且在轉移過程能幫助項目方賺錢(回饋金)。

數量方便管控

會員卡數量受到限制,不用擔心項目方為了賺錢而增加人數導致討論版混亂。

以上幾點都是傳統會員卡無法輕易做到的,換句話說,將會員卡 NFT 化能帶來特殊價值,是只有區塊鏈才能產生的獨特屬性。

web2到web3

更多較正確賦能的案例:

遊戲道具 NFT 化(增加轉移容易性、公開機率問題、延續玩家價值)

DeFi 的質押思維(但也要看質押標的本身的狀況)

以上例子只是簡單分類,實際上還是要看項目方本身怎麼做,是否正確不能這麼簡單去判定,但核心價值就是:「這個賦能行為,是不是只有區塊鏈能做到?」

透過這個方法判斷,就能直觀地感受到項目方是否真的了解區塊鏈市場,我們並不否認用傳統思維的賦能,但說實話很不尊重區塊鏈這個領域。

希望所有項目方注意:

「區塊鏈」不是延伸傳統商業的工具!這是一個新的領域,把它掛在公司底下的子部門是行不通的!

如果想要進入市場,請把它當成新的事業體,真正理解去中心化與 Web3.0 的思想,別好心辦壞事,不僅賺不到錢還會賠了名聲!

全部評論 1


      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