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名單機制討論
你是怎麼看待「白名單」的呢?
參加白名單抽籤,想必是許多人首次接觸鏈項目的經驗。大家有沒有想過,其實白名單直接映射了社區的核心理念?
白名單的用意
每個項目白名單的獲取方式不盡相同,但都是在兩個觀念間選擇:
一、凝聚社區
常見的方式為回答社區問題、參與粉絲創作、討論版熱絡度⋯⋯等。
二、宣傳推廣
常見的方式為拉人、分享貼文、加入社區⋯⋯等,通常用抽獎的方式來做。
這兩者是可以混用的,但項目方的偏好方向還是很容易看出其核心價值,在這裡我們想強調的是: 「吸引了什麼樣的人,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社區。」
因此,當成員可以在不了解社區內容的條件下取得白名單(通常是抽獎),就代表項目重視行銷遠勝過經營,這個選擇不見得有錯,只是通常會讓社區充斥投機者與機器人。好處是,人氣看起來很高,容易吸引玩家FOMO;但缺點也很明顯,白名單購買率極低,市場穩定性也很低,動不動就會崩盤。

除此之外,白名單獲取的難易度反應了社區看待這個身份的價值、永久性與否反應經營的長期目標、數量限制反映對新成員的友善程度,各種機制都是社區呈現的理念,是觀察項目的一大重點。所以不同的白名單規則,其實就是在篩選社區想要的成員樣貌,也是讓你判斷是否要加入社區的重要依據。
最後也提一下 Karma Ksana 的態度,我們的白名單不好拿,是永久性的、沒有數量限制,並且幾乎面向凝聚社區,這是因為我們認為行銷可以用其他方法取代,但社區的身份象徵很困難。我們的想法是,強大的社區需要的是向心力,而非虛而不實的大量人頭。
補充:不熟悉區塊鏈的人可以將白名單理解為VIP會員卡,通常是指一個社區的特殊身份象徵,常有提前購買、價格折扣⋯⋯等等福利。